首页 >>新闻快讯
生活需要仪式感
作者:管理员    发布时间:2020-10-19 16:13:29.0

有仪式感的家庭,往往能养出更幸福的孩子,愿每个父母都能明白

小涵期待5岁生日已经很久很久了,每周他都会很急切的问妈妈:“妈妈,我生日还有多久?”

实际上,孩子小涵的生日还有2个月,父母回答得难免疲乏,于是总告诉孩子:“还早得很呢,到时候爸爸妈妈一定会告诉你的,不要着急。”

小涵总是很失落,原来还有这么久呀。

日子就是这样,一天一天过去了,小涵的生日到了。

这一天,他早早地跑回家,很兴奋的推开门,满心欢喜,还约了2个好朋友晚上到家里来玩。他期待一场生日party,有着一桌丰盛的晚餐。

他期待着像电视上一样,接收到很多漂亮的礼物,最期待的是亲人朋友围坐在一起,点着蜡烛许愿的样子。

要知道,5岁的他还没有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蛋糕

然而回到家,只看到爷爷奶奶,桌上比平时只多了一道红烧肉,礼物倒是有一个是一双换季度的鞋子。

最让他失望的是:爸爸与妈妈一个在加班,一个去参加球赛了,好像他的生日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。

没有父母满脸的微笑,没有热闹的家,更没有最重要的东西:“生日蛋糕”与祝福。

这一刻,孩子感觉整个天空都变得灰暗了。后来,他才知道原来蛋糕本来是有的,父母跟爷爷奶奶交待了,但是老人一看太贵了,就没舍得买,给孩子买了鞋子。

而他们不知道,在他们眼中,每年都要过一次的生日,最重要的不是物质,而是:生日该有的仪式。

有时候,你认为重要的东西,孩子心中根本不在意。但有时候,孩子心中认为很重要的东西,你可能也从未真正去了解过。这应该就是亲子关系中,最大的心疼吧!

仪式感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,可以增加孩子的幸福感

记得,佩奇过生日的那个故事吗?

她早早地就起床叫醒了父母,父母及弟弟也送上了一份早晨礼物:泰迪的小裙子,这是第一份快乐。而后佩奇的好朋友们全都来了,大家在一起快乐的做游戏,这是第二份快乐。

父亲化身成一个“魔术师”,陪大家一起来互动,玩游戏,整个房间都回响着大人与孩子们愉快的欢笑声,这便是第三份快乐。

最后大家一起围坐在一起,最美味的蛋糕上来了,大家一起唱着生日歌,佩奇也许下了自己最美好的愿望,这便是第四份快乐。

而最大的快乐还没有结束,父母给出了他真正的礼物:一双雨靴。

然后,一家人一起,还有十多个朋友,大家都欢快的跳泥坑,佩奇兴奋的说:“我的生日愿望实现了”。

而这,便是孩子心中完美的生日派对,这种生活的仪式感,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幸福感。这种幸福感会一步一步伴随着孩子,越来越自信,越来越开心,越来越幸福。

父母应该怎么去营造生活的仪式感?

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公主、王子梦,每一个孩子心中都会对生日、节日有重大的期待,为什么?因为,生活需要仪式感,这些仪式感不是无用的东西,它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期待与幸福。

这种精神上的愉悦感,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的来源之一,对吗?

那么,生活中如何去营造仪式感呢?如何才可以让孩子幸福感增加呢,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父母去深思的问题。

1、父母心中要先种下“仪式感”的种子

仪式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,也是可以带来幸福的事情,它对于生活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存在,而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。所以,父母一定要先有“仪式”的意识。

2、关注重要的日子,为这个日子的主角准备一份礼物

可以是送给家人一束鲜花,也可以是自己亲手做给家人的一份礼物,甚至可以是一个精心编写的短信,或者仅仅是提前回家,表达自己的重视。

如果是孩子的话,一定要多方去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渴望,并且尽一切力量去实现孩子的小心愿。当然,这个心愿在你可实现范围之内,如果不行,也要尽量接近,重点是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注与爱就好。

简单来说,就是在特殊的日子,要尝试去做一些平时不做的事情,让这件事情感觉“不一样”。而这样的一个“小惊喜”,就可以感动到家人。

3、建立自己的家庭仪式

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,建立属于自己家庭的仪式。

比如每天约定,晚餐要一家人坐在一起,安静的吃饭。

比如,每周约定进行一次家庭会议,来决定未来一周重要的日程的安排。

比如,每个月一家人一起外出去公园,游乐场,图书馆或者是大家想去的地方共度美好一天。

现在,大家是否有所感知,仪式感到底是什么?

原来,仪式感不高深,也不繁琐,它朴素而真实存在于生活。它是美国家庭饭前一起的“感恩祷告”。

它是日本家庭每日回家的一句“我回来了!”。、它是藏族的“青稞酒”,它是每日的一杯爽口的酒,仪式感存在于全世界的各个国家,各个民族,各个角落。

而真正落实到家庭的事情,就是对孩子一次次精心的陪伴与有意识的营造。正如文者所说:“生活需要仪式感”,孩子更需要仪式感,因为,这能让孩子更幸福!